到了秋季,我們的身體是非常需要補充氣血的,只有養好氣血,人才會有精神,中醫講究“秋冬養陰”,我們不妨試試用這幾種中醫常用的進補中藥來補充氣血!
1.枸杞
枸杞子有十大美名:氣可充、血可補、陽可升、陰可漲、目可明、神可安、肝可滋、腎可養、火可降、風濕可祛。
它的主要功能是補肝腎、明目、安神。對于老年人,枸杞子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。用來泡水、煲湯或每天吃十幾粒效果都很好。
2.菊花
貢菊有明目、清熱、散風的作用。如果受風寒而引起的頭痛,泡些菊花茶即可去頭風。
3.當歸
當歸頭止血而上行;當歸身養血而中守;當歸尾破血而不流,全歸活血而不走。
血虛引起頭疼宜用當歸頭;身體虛弱可用當歸身;筋骨疼痛、手腳麻木可用當歸尾。當歸可用來泡水、泡酒、燉肉。
4.熟地
白領一直都是“最費眼”的人群。秋季眼睛干的時候,總想點眼藥水緩解,而點多了眼藥水,眼睛反倒越來越容易干。實際上,眼睛干澀也與氣血不足有關。
熟地甘溫質潤,可補陰生血,配上枸杞子,能養血明目,每天喝一杯,還能改善整體的疲勞感。
5.麥冬
麥冬甘、微苦,微寒。歸心、肺、胃經。可以養陰生津,潤肺清心。常用于肺燥干咳,虛癆咳嗽,津傷口渴,心煩失眠,腸燥便秘。
但是由于麥冬性微寒,不宜用于脾虛引起的水濕、寒濕、痰濁及氣虛明顯的人群。
6.黃芪
黃芪的主要治療作用為補中益氣,固表止汗、托毒排膿、利水消腫四大功能。以治療中氣不足,如胃有下墜感,上氣不接下氣等癥狀較好。它還能健脾和胃,所以有開胃進食的作用。
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!
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,提供中藥大全、中藥百科、中藥方劑、中藥飲片、中藥材價格、中藥材種植、中醫養生、中醫藥膳、中醫按摩、中醫方劑、中醫推拿、中醫針灸、中醫減肥等信息。
免責聲明:本站中藥百科、飲片、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,不能用作具體藥方,使用前請遵醫囑!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、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,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、真實。業務及友情鏈接:2871960833
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(寧)-經營性-2018-0003 (c)2015-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